🕯️天水圍救人小隊Channel
7.95K subscribers
8.47K photos
445 videos
21 files
4.3K links
由六月至今,本channel一直與圍城友並肩同行。真正街坊自發組織,不依附任何政黨。
做得啱就讚,做得錯就屌。

如有任何元朗天水圍突發事件報料請到 @TSWrescuer_bot
Download Telegram
1423 #元朗 #YohoMall
大批防暴由兩邊入口進入商場,並驅趕記者。
#立場
1923 #元朗 #YohoMall
記者引述消息,指早前有五至六名便衣警上前突搶走一人手上的港英旗,並押走起碼兩人,未有以索帶或手扣鎖起被押送人士的雙手,故未知是否正式拘捕,過程中便衣警曾多次發射胡椒噴霧。
#立場
2039 #元朗 #朗屏站 #元朗西天橋
元朗區議員鄺俊宇稱,得悉受襲小朋友受驚。他呼籲當時在場的市民如有拍片,可以給予任何一名元朗區議員,協助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立場
2042 #銅鑼灣 #時代廣場
警察離開時代廣場後將出入口封鎖並要求記者留在原地,記者無法離開。其後警察表示記者需要出示有效證件才可離開商場範圍。
#立場
1509 #天水圍 #普通襲擊 #罪名不成立 #警員口供矛盾

一名休班警員去年 7 月底途經天水圍一條行人隧道時,懷疑有人用噴漆於牆上塗鴉,雙方發生爭執,其後有人涉以手機及雨傘襲擊該休班警。涉事 3 名青年事後各被控刑事損壞及普通襲擊罪,其中 2 人早前被撤控;其餘一人被控普通襲擊,他否認控罪,今(2日)於屯門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不成立。裁判官葉啓亮裁決時表示事主警員 X 供詞多處矛盾,對自己受襲時序不一,又質疑他誇大其供詞,未有向法庭道出事實,令人難以信服,故裁定被告無罪。

報導全文: https://www.thestandnews.com/politics/17-歲青年涉襲休班警脫罪-官-警口供多處矛盾-令人難以信服/#.Xv2JRTLNZCM.facebook

#立場
2045 #黃竹坑 #香港民意研究所
文浩正律師於現場回答記者問題,指暫未有人被捕,約十便衣警已進入PORI內搜證,警察具法庭搜查令。
#立場
1610 #元朗站
警察設立封鎖線並呼籲林卓廷等人離開,有警察舉起胡椒噴霧。
#立場
0050 #元朗 #警署
許智峯指他是無條件被釋放,並没有簽保釋紙,可見警察是任意作出拘捕,十分荒謬,他會保留私人檢控的權利。他認為剛才在商場警察是想故意羞辱議員,而一年過去濫權濫捕問題仍存在,只要一天仍不公義他們作為代議士仍會無畏無懼繼續抗爭。
#立場
「99」不只是一個數字
而是活生生的人命


=====

【疫.逝】父母 5 天內相繼離世 獨生女:不知何時才能復原 不想有人再經歷這一切

一場疫症,拆散了這一家三口。

Moon 是家中獨女,與父母一家三口生活了三十多年,直至近月。她的父母在 5 日間相繼因武漢肺炎離世。如今能與她為伴的,只剩下媽媽生前買的巨型啤啤熊。

正承受人生最痛,Moon 說,自己此時站出來受訪,只是因為:「親人離世,一個都太多,真係唔想再有人經歷。」

一同從她口中傾聽,一個平凡香港家庭的不幸經歷。

報道全文:https://bit.ly/33ffmqS

#立場 #武漢肺炎
#立場 .一年】

2021 年 12 月 29 日,警察國安處拘捕《 #立場新聞 》前總編 #鍾沛權 及執行總編 #林紹桐 ,搜查《立場》辦公室,同日晚上《立場》宣布停運,並刪除 fb、ig、YouTube 所有文章及片段。

立場》倒下後五日,1 月 3 日,《 #眾新聞 》宣布停運,到 6 月 10 日,《 #傳真社 》停止運作。

一年來,這城市失去《立場》,我們失去的,從來不止是《立場》。

一年過去,立場及兩名前總編被控的煽動案仍在審訊中,剛過去的星期三,庭上讀出了立場出版的特刊《立誌》的序言-〈 #企硬立場 #守住真相

「對今時今日的香港人來說,如果惡法、謊言與恐懼已是無法避免的噩夢,那擁抱記憶、守住真相,必然是我們最低限度能作出的抵抗。」

「即使人手不足,我們會繼續盡力趕赴現場;即使面對敵對環境,我們仍然不亢不卑;即使面對危險,我們無所畏懼。在沒有英雄的時代裡,我們將繼續以筆桿書寫真相,以真相追求公義。」

Source: ReNews
#立場 .一年 那時候 他被稱為 #立場美術部

「我哋喺電話睇圖嘅時候,就好似喺地鐵站,望到嗰啲 esculator crown,坐電梯見到嘅圖。」他思考的重點,是如何在電話細小的方框中,同最短時間帶來視覺衝擊,「點樣喺人係咁 swipe 嘅同時,stop 到佢,拎到眼球個 attention。」

在這種包裝呈現的思維下,《立場》慢慢建立了一種風格,例如官員名人的「金句圖」,在新聞圖片上創作,將不同的人、事、物融合而成一張惡搞圖,以至字體運用,到後來自成一格被戲稱為 精神健康有問題的「立場美術部」 ,「係一個媒體實驗…就係同呢班讀者一齊,去學習點樣了解事物,我嘅位置就係一路引導人,慢慢變到大家都自己知道,點樣去睇一啲事物。」

「即係新聞,原來可以咁樣講。」

雖然後來成為一些風尚,但《立場》這種帶有大量二創的製圖風格,從一開始就與傳統新聞呈現南轅北轍,劉仁自己都不完全否定,可能會被質疑嘩眾取寵,他認為他負振的,是先將讀者留下,內容紮實就「推」予負責寫字的同事,「好衰咁講就係,相信同事,我一路相信同事做嘅嘢係啱﹐就算我點樣放膽去幫佢哋 deliver,我都唔會錯。」

放膽去做去試甚至去錯,是劉仁在這場叫做《立場》的媒體實驗的心態,即使國安法生效後,很多表達要較含蓄,他仍然嘗試在現實局限下,讓新聞呈現得更好看。

而對劉仁而言,最難能可貴是這些創作,很多時候都不是指令,而是他和同事自己的想法。

「佢哋在意嘅係啲嘢夠唔夠清楚,睇落舒服、有新聞性,唔好扭曲咗原本嘅意思。」重視和尊重不同的個體的看法,而不是拘泥於整體機構的立場,或者就是《立場》的立場。

但到最後,這個對劉仁而言有如家庭的地方,煙消雲散,他的「家人」有的在牆內、有的在國外,他設計的圖片則大部分都在網絡湮滅。過去這一年,劉仁說他很少看新聞,即使偶爾有在一些傳媒機構做 part-time,一切都已回不去,「我唔想話自己動力無咁大﹐但我都唔會再做得返,個狀態唔同咗。」盡管如此,他說他還有一個中二病的理想埋在心底,「本身做新聞,都係想帶一套美學入去,無咗新聞作為媒介,都想重新帶到美學俾人。」

「美學係好霸道嘅一件事,佢係靚,你無得話佢唔靚…讀 design 嘅時候,好中二嘅一個理想,就係好想做最有影響力嘅設計師。」

「你有段時間,都叫做過香港最有影響力設計師?」

「係咩?哈哈。」

全文閲讀: R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