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出獄後做個支援在囚者的「獨立社工」— 劉家棟

//劉家棟第一次親身認識正在服刑的「手足」,當他還未接受到自己被判監一年,一位跟他年紀相若的「手足」安慰他,「我應該過多兩個禮拜判,我估要判幾年,你一年輕鬆啦。」劉家棟聽後十分心痛,相比自己起碼已經知道確實刑期,最長不過一年,其他人只是還柙候判,隨時已超過一年,重獲自由更遙遙無期,「我好似冇乜資格怨」。

亦是這一星期,令他立定心志繼續走社工這條路,無論自己前路如何都繼續支援在囚者,「無辦法唔記得佢哋受緊苦,所以就想做啲嘢。」

去年六月尾獲准保釋等候上訴,即使還有官司在身,劉家棟已經開始支援在囚者,背着定罪和刑期,用的是有點「土炮」的方法:恆常探訪和「人搭人」聯絡。

他先是恆常去探訪,試過一星期去五日,先從朋友和收押所認識的手足開始,之後在等候室和其他等候的人攀談,認識「探訪師」、家屬,有時偷聽旁人「講啲嘢黃唔黃」,有把握就上前打個招呼「逐個傾」,慢慢建立在囚者的連繫網,旁人笑他「進取」,他不好意思地笑笑,「係呀,哈哈。社工的技巧是 engage」,只是平常社工是以社區為本建立網絡,他就以理念、群體建立網絡,而地點是法庭、收押所、監獄,之後再擴展到為有經濟需要的手足找資源,「刨」法律書提供意見,代寫求情信,張羅物資、書籍,甚至簡單的,探監陪聊天,「好老實,我無乜幫到佢哋,都係小忙。」

這條「獨立社工」之路,當然不是劉家棟自主的選擇,「係冇得揀,哈哈。」反修例運動中逾萬人被捕,未來有愈來愈多抗爭者入獄,偏偏現時的政治氣候下,社福機構不會主動開設切合的恆常服務,社署或商界亦不會投入資源,劉家棟只能靠自己,暫時靠 Patreon 勉強夠生活和支持他的服務,他亦知道這條路不長久,「keep 唔到啦,而家嘅政治環境,一來好困難,二來經濟上唔係可持續的方向。」

對未來他未有更好的打算,日後可能為生活要做兼職,侍應、廚房或文員也好,他只希望可以繼續堅持服務在囚者。他總是會記起,去年 12 月到高院上庭前,在家中收到的打氣卡,寫滿了探監師和在囚手足的打氣說話,有人會說「等我,唔好喺(監獄)入面見」,這份心意他珍而重之,「啲鼓勵說話要靠同探監師講,『你幫我同家棟朋友講』,我朋友再逐句抄,所以好多字跡都一樣」,再人傳人化成文字變成他手上的打氣卡,提醒他不要忘記牆內的人。//

📌 專訪全文:《立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