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現場新聞直播(及 獨家實時消息)
81.5K subscribers
33.6K photos
85 videos
11 files
4.26K links
除此Telegram頻道及Instagram(@realtimehk)之外,本台並無任何社交媒體賬號、專頁或姊妹頻道,亦不接受任何報料,敬希垂注。

頻道目的
示威頻繁時,新聞傳媒多有即時直播,但一般為現場情況感到焦急的廣大市民實在難以同時追看多個傳媒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片段。因此本頻道提供實時直播新聞的畫面及消息,望協助市民不論身在何方,亦可清晰地了解現場的最新動態。

行動
示威進行時,本頻道會盡量覆蓋最多新聞直播頻道,盡力於每五至十分鐘更新不同角度的畫面。沒有示威行動時,會因應情況不定時更新。
Download Telegram
1259 #俄羅斯 #烏克蘭 #全面入侵 #哈爾科夫 #疑似戰爭罪行 #國際要聞
俄軍空襲哈爾科夫(Kharkiv)附近城市伊久姆(Izium),擊中當地警察局及住宅大廈,造成最少八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兩名兒童。
#BBC
1807 #俄羅斯 #烏克蘭 #俄烏戰爭 #哈爾科夫 #疑似戰爭罪行 #戰情匯報 #國際要聞
俄軍轟炸哈爾科夫一間庇護中心,據哈爾科夫州長Oleh Synehubov表示,73人已疏散,但庇護中心內遇襲時仍有300人,當中大部分為傷殘人士。
#TheKyivIndependent
0301 #俄羅斯 #烏克蘭 #俄烏戰爭 #人道援助 #哈爾科夫 #國際要聞
聯合國轄下多個組織成功向哈爾科夫(Kharkiv)運送人道物資,包括食物、醫療用品等。聯合國人道援助協調專員Osnat Lubrani指,聯合國將繼續向多個烏克蘭城市提供人道援助。

是次任務由世界糧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聯合國難民署共同進行。目前,聯合國約有1000名人員於烏克蘭國內提供服務,並向約90萬人提供食物及50萬人提供醫療服務。

詳細報導:https://www.cnn.com/europe/live-news/ukraine-russia-putin-news-03-28-22/h_6ee3381372eea5082e68d9845bbde0c1
#CNN
0102 #俄羅斯 #烏克蘭 #俄烏戰爭 #哈爾科夫 #反擊 #國際要聞
哈爾科夫(Kharkiv)地方政府指,烏克蘭軍重奪哈爾科夫東北、鄰近俄烏邊境的多條村落,並進一步削弱俄軍直接炮擊當地的能力。但政府官員強調,市郊戰火仍然持續,呼籲市民待局勢穩定方重回家園。

為應對於哈爾科夫戰局失利,俄軍已調派伊久姆(Izium)一帶部隊作增援。自俄羅斯轉移作戰重心至烏克蘭東部,淪陷區內的伊久姆已成為俄軍的重要作戰基地。分析認為,俄羅斯抽調兵力到哈爾科夫東北,是為避免烏克蘭軍接近兩國邊境,但相信此舉將影響其東南部攻勢的進展。

詳細報導及最新消息: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2/05/11/world/ukraine-russia-war-news/ukraine-claims-gains-against-moscows-forces-in-kharkiv-near-the-russian-border
#NewYorkTimes
0332 #俄羅斯 #烏克蘭 #俄烏戰爭 #哈爾科夫 #伊久姆 #頓涅茨克 #頓巴斯 #國際要聞
俄烏戰爭前線目前於烏克蘭東部頓巴斯(Donbas)地區,綿延上百公里,北起伊久姆(Izium),南至頓涅茨克(Donetsk),並略呈半圓形。

於過去數星期,俄羅斯以淪陷區重鎮伊久姆為前線基地,支援頓巴斯整體作戰。俄軍亦由當地向南方發動攻勢,嘗試與由頓涅茨克向北進攻的部隊會師,並包圍數以萬計烏克蘭軍。與此同時,俄軍亦於頓涅茨克向北進攻,劍指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及北頓涅茨克(Sievierodonetsk)。

但烏克蘭軍日前成功將俄軍驅離哈爾科夫(Kharkiv),並向淪陷重鎮伊久姆發動反擊,相信已於一定程度破壞俄軍的計劃。控制俄烏邊境的哈爾科夫地區後,烏克蘭將可以截斷俄羅斯連接伊久姆的補給線,並阻止俄羅斯奪取東部重鎮斯拉維揚斯克(Sloviansk)及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

俄軍目前繼續以重型炮火開路,但兩國於前線皆出現嚴重傷亡。烏克蘭亦指俄軍開始於淪陷區內築起防線,並嘗試長期佔領部分地區。分析認為,戰爭已進入消耗戰階段,並難以估計戰事長度。俄羅斯亦可能藉此迫使西方國家進行談判。

詳細報導及最新消息: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2/05/14/world/russia-ukraine-war-news/after-making-gains-in-the-defense-of-kharkiv-ukraine-goes-on-offensive-around-occupied-izium
#NewYork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