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ki Miu國際新聞台
10.6K subscribers
16.1K photos
9.42K videos
4.29K links
無問責制翻譯新聞台
Download Telegram
Nikki Miu國際新聞台
#感恩節 #小編的火雞 這是小編今晚的火雞,體積是比去年大,但不怎麼好吃,gravy也不怎麼好,更沒有準備 Ham 跟 mashed potatoes,無辦法,誰叫小編節日都要返工。 火雞是訂購的,套餐比往年小了許多、「削」了許多,畢竟自從 #癡呆登 上台後,除了 #WEF 成員、美共和共和黨叛徒自肥(見圖表)全美國的在職階層都在勒緊肚皮,沒有破產、無需求助食物銀行的打工仔已經很好。 根據勞工部數據,單是火雞的價錢,已較去年同期上升了 7.2 %,還未計美共主政的藍州這些年增加的稅。 美國人要求越…
#感恩節
#左癌哭撚咗#可能是民主最後一個感恩節
#網民#我們是憲制共和不是民主國家

左癌傳媒《Salon》可能看了 #特朗普 的感恩節賀詞,怕 2024 會輸,所以特意在大時大節都要寫內宣稿,稱:「這可能是民主最後一個感恩節,”磚家”預計特朗普勝選後的美國。」

內文引述左癌「磚家」 Rick Wilson 稱:「如果特朗普在 2024 年獲勝,那確實將是一個黑暗的感恩節。像數百萬美國人一樣,我將考慮如何保護我的家人免受特朗普及其人民所承諾的即將到來的獨裁主義的影響。」

獨裁的是 #癡呆登,全世界都看到他們一家如何凌駕法律,選舉舞弊、收受外國賄賂、白宮吸毒、恐嚇稅局調查員、武裝化聯邦部門打壓政敵與異己、通共叛國,這些種種,特朗普都不屑也絕不會做。

有網民講到口臭:「我們是憲制共和國,不是全民主國家。」
#索羅斯 也好、美共也好,總把「特朗普攻擊民主」當口頭禪,說穿了所謂「民主」,說的是美共民主黨,一個不再民主的垃圾黨。

回看 2019 小編的感恩節大餐,記得當日因為理大被圍,全家都在看直播,小編都是淺嚐便走開了。
當時斷想不到如今的美國,可能比香港更糟。
#右翼抬頭左癌不滿
#荷蘭中東人不滿新政黨稱要回家
#網民#不要去錯德國禍害當地人

有穆斯林不滿荷蘭右翼勝出,拍片稱自己要離開。九成網民都說「好行夾唔送」,不要最終走去 #德國 禍害當地人。

接連兩個選舉包括 #阿根廷#荷蘭,執政的都換上非左癌政黨,令左癌與支巴 Controlled Opposition 極度不滿。
除了因為智力問題,也許是因只懂拾人牙慧,沒去從根本理解他們不認同的政客所致。

荷蘭的 #懷爾德斯,並非純正荷蘭人,其母擁有 #印尼 血統的混血兒。在外交政策上,他和 #特朗普 的相似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宣揚「荷蘭優先」,此外他所領導的PVV,還準備把荷蘭大使館遷至 #耶路撒冷,跟特朗普一樣。

懷爾德斯在競選中對移民政策立場強硬,主張關閉邊境和驅逐非法移民,引起荷蘭選民的共鳴。
他認為「荷蘭人希望能夠奪回自己的國家,我們將確保減少尋求庇護者和移民風潮」,左癌質疑這可能會導致荷蘭陷入「憲法僵局」,懷爾德斯回答說:「這可能不是歐洲其他國家或其他政黨所追求的目標,但這就是民眾的意願。」

懷爾德斯有多年的從政經驗,就連選舉都參加了六次,不過因他想法過於極端而遭到 #WEF 傀儡領袖排斥。
#英國 前內政大臣施卓琪就曾禁止他進入英國,並給他貼上「不受歡迎人物」的標籤,因為「英國政府反對一切形式的極端主義」(然而他們卻容許英國共產黨和 #Antifa 存在。

懷爾德斯隨後不顧禁令,乘坐航班從 #阿姆斯特丹 飛往了 #倫敦 希思路機場。抵達後就被邊境管理局扣押,隨即被驅逐出境。
幾個月後,他再接再厲飛英國,最終被同意入境。
幾年後,#澳洲 也拒絕發給他簽證,至今仍無法入境。當他成為荷蘭總理之後,這些國家也不得不取消禁令了吧?

法新社稱,若懷爾德斯的勝利得到證實,標誌著 #歐盟 第五大經濟體的右翼急劇傾斜,歐盟對此感到深感不安,因為PVV已承諾,將就荷蘭是否加入歐盟進行全民公投。
所以這應該解釋了為何左癌與支巴 Controlled Opposition 也討厭此人。
#當大奶比爾蓋茨叫你不要吃牛肉
#研究#牛肉牛奶營養素有助抗癌

#WEF 推不要吃牛肉要茹素,不要喝牛奶要喝蟑螂奶,對抗 #氣候變化
然而,最新研究發現,動物衍生產品中的分子,為免疫細胞提供渦輪增壓,有助殺死癌細胞。而牛肉和牛奶中的化合物能改善癌症患者對治療的反應。

#芝加哥 大學的研究員,研究了數百種影響癌細胞生長和癌症治療的不同營養素,並將重點放在一種叫 Trans-Vaccenic acid 反式異油酸 #TVA 的營養素上。
血液中TVA水平較高的患者,對治療癌症的免疫療法反應更好,若以 TVA 作為一種營養補充劑,可有助於癌症的臨床治療。

研究員通過一系列細胞和實驗老鼠測試,發現TVA豐富的飲食顯著減少了黑色素瘤和腸癌細胞的腫瘤生長潛力。

記得從前看過報導,稱 #諾貝爾 得獎科學家曾說,多吃牛肉牛奶,會容易增加大腸癌風險,與如今的研究報告正好相反。

如今的「科學」充滿金錢味道,不少「磚家」願為五斗米折腰,助攻氣候變化。
難怪有網民指,人類祖先蔬菜與肉通吃,唯獨不茹素、不吃昆蟲,所以能代代活著也許是有道理的。

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2780111/beef-dairy-improves-immune-response-cancer.htm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749-3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89558
Nikki Miu國際新聞台
#終蟈:#神秘肺炎 近期猜拿多地的醫院患者爆滿,大量兒童出現了「白肺」。其中以北京及大連情況最嚴重。 北京天壇醫院兒科門診候診患者數每日至少有400-500人,比以往增加了三四倍。 #世衛 已要求 #中共 提供更多資訊,但「黨」的資料誰信誰笨實。 這種懷疑包含多種病原體的疫情,感染的多是兒童,大量患者出現「白肺」情況,需要接受俗稱「洗肺」的手術。 所謂的洗肺就是患者全身麻醉後,灌入清洗液,加上拍痰來清除肺部裏的蛋白質,將肺清洗乾淨。 中共對今次疫情仍然採取隱瞞不報的行為,牆內要想討論都會被噤聲。 美國傳媒也留意到事件並報導出來。…
#鬼國 🇨🇳 #神秘肺炎爆發
#世衛促再推強制口罩居家隔離令
#韭菜#五成年輕人失業承受不住了

昨日報導過,#終蟈 再次爆疫,大量兒童出現「白肺」情況,家長與患者逼爆醫院,其中北京及大連情況最為嚴重。

今日 #世衛#中共 再次推行 #強制口罩、社交距離及居家隔離令,又呼籲韭菜們外出戴口罩,遠離受感染人群,最好留在家中。

小編查看網上牆內人的反應,看到有人上傳一段,廣州就業博覽會的影片,可以看到人頭湧湧,片主稱終蟈已經經不起再一次 #封城,因為有近一半年輕適齡就業人口都在失業。
飯都就快無得開還防疫,誰讓 #癡呆登 選情黯淡,要捧傀儡總要有犧牲的。

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2780895/WHO-calls-China-reinstate-masks-social-distancing-staying-home-ill-amid-mystery-pneumonia-outbreak.html

https://m.timesofindia.com/world/china/masks-social-distancing-who-urges-china-to-bring-back-covid-like-measures-amid-mystery-pneumonia-outbreak/amp_articleshow/105453354.cms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hina-economy-real-youth-unemployment-rate-50-percent-lie-flat-2023-7
Nikki Miu國際新聞台
#愛爾蘭 🇮🇪 #不滿北非難民傷幼童都柏林爆騷亂 #網上流傳裝甲車趕赴現場鎮壓 剛剛看到網民上傳直擊影片,指多架裝甲車趕赴示威現場鎮壓。 此事被多個傳媒形容為「極右」的「暴力」動亂。 所以不想輸入難民和移民就是極右了? 其實從影片可以聽到憤怒的民眾除了不滿輸入難民,更多的是不滿當地兒童無辜遇襲。 其他人也許不明白,小編相信香港人(除了左癌)都能理解。 你走進我家,我供你衣食住行,你還要刺傷我家中的小孩,完全農夫與蛇的現實版。 事件從沒左右之分,而是是非問題、容忍度有限的問題。
#愛爾蘭 🇮🇪#人口重置
#愛爾蘭人不齒被標籤極右
#一家大小數月來示威傳媒零報導

昨日愛爾蘭發生的難民傷人案,惹來歐洲各國網民同情,很多人稱自己國家也一樣被強行輸入大批難民與非法入境者。

有愛爾蘭人上傳影片和照片,稱幾個月來當地都有和平遊行,促關閉邊境,停止輸入難民,傳媒卻零報導。有網民更以 #IrelandIsFull#NoWay 等作口號,抗議政府跟隨 #WEF 政策。

可以見到片中都是一家大細,寫著「我們不是極右,只是一直都是對的而已」、「愛爾蘭已死」等的標語。

網民斥企業傳媒一面倒批評昨晚騷亂的示威者是極右暴徒,卻隻字未提對兒童行兇的 #阿爾及利亞 疑犯,甚至沒有一張現場的照片。

同時,有memer 亦製作畫作,稱歐洲政棍培植了伊斯蘭恐怖份子,又以大愛難民的藉口輸入這些人,形同自殺。

Twitter上漸漸看到有一股新勢力,呼籲歐洲各國人團結起來,反對人口重置。
也許這是好事。
想想美國邊境輸入大量伊朗、黎巴嫩、敘利亞等地的潛伏恐怖份子,美國人卻噤若寒蟬不敢挺身示威,完全被歐洲人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