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報WhatsNews Media
3.12K subscribers
3.2K photos
7 videos
2.36K links
極權下捍衛自由,警暴中揭露真相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hatsnewsmedia2.0
Instagram: https://bit.ly/2ZKOXAp
YouTube: https://bit.ly/3g2YqIG
Email:whatsnewsmedialtd@gmail.com
Download Telegram
[元朗恐襲一周年
警今承認早知悉]

去年7月21日,直播鏡頭下一個個凶神惡煞的白衣人,不住的揮舞著手上的武器鞭打著香港人,現場市民、記者慘叫的聲音被鏡頭記錄著,永遠成為香港人難以忘懷的陰霾。

當日,不論是身處元朗抑或是其他地區的市民紛紛致電報案中心,擔心在場市民,以至香港的安危。換來的結果卻是一句「驚就唔好出街囉」並被掛斷電話,之後更是無人接聽,甚至線路不通。警民之間的信任,自那一天起出現的不只是裂痕,更是鴻溝。最為諷刺的是,一直被諭為行之有效的監警會,發表報告指控報案者是濫用報案中心電話及惡意攻擊線路。

當日,最後警察姍姍來遲39分鐘,並沒有記者所指的「八個字」(40分鐘)那麼久。

時至今日,各大媒體仍然鍥而不捨爭相調查,渴望還原當日事件。經過傳媒鉅細無遺的查訪,警方今日終就721恐襲事件承認,表示當日曾經派便衣警員到場視察,以便警方因應情況作出部署。亦一再強調至今已經拘捕37人,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721受害者蘇先生接受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訪問時,表示警方至今仍未邀請他進行認人程序,沒想過第一次認人程序竟然不在警署,而是在港台觀看當日片段形式認人。

或許正如抗爭者身穿全黑裝束旨在使人難以辨認一樣,當日肇事者皆身穿白色上衣使警方難以辨認,所以被捕人士數目自上年8月至今仍然維持37人。或許攝製隊憑明查暗訪找到的人物均純屬美麗的誤會。或許在警察眼中拿著藤條和木棍是正常不過,亦不對他人(特別是警方)構成危險。或許俗稱鐳射槍的觀星筆在大家眼中更具殺傷力。或許某位議員說何許大話亦只是「吹下水」,而其他議員則屬煽動他人。或許「721當日係我哋夾埋佢哋唔嚟,你哋又奈得我哋何咩?」或許......

再多的或許,公道始終自在人心。

#721事件 #元朗 #白衣人 #鏗鏘集 #警黑合作
────────────────
Facebook:和你報 WhatsNews
Instagram:WhatsNewsHK
[元朗恐襲一周年
警今承認早知悉]

去年7月21日,直播鏡頭下一個個凶神惡煞的白衣人,不住的揮舞著手上的武器鞭打著香港人,現場市民、記者慘叫的聲音被鏡頭記錄著,永遠成為香港人難以忘懷的陰霾。

當日,不論是身處元朗抑或是其他地區的市民紛紛致電報案中心,擔心在場市民,以至香港的安危。換來的結果卻是一句「驚就唔好出街囉」並被掛斷電話,之後更是無人接聽,甚至線路不通。警民之間的信任,自那一天起出現的不只是裂痕,更是鴻溝。最為諷刺的是,一直被諭為行之有效的監警會,發表報告指控報案者是濫用報案中心電話及惡意攻擊線路。

當日,最後警察姍姍來遲39分鐘,並沒有記者所指的「八個字」(40分鐘)那麼久。

時至今日,各大媒體仍然鍥而不捨爭相調查,渴望還原當日事件。經過傳媒鉅細無遺的查訪,警方今日終就721恐襲事件承認,表示當日曾經派便衣警員到場視察,以便警方因應情況作出部署。亦一再強調至今已經拘捕37人,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721受害者蘇先生接受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訪問時,表示警方至今仍未邀請他進行認人程序,沒想過第一次認人程序竟然不在警署,而是在港台觀看當日片段形式認人。

或許正如抗爭者身穿全黑裝束旨在使人難以辨認一樣,當日肇事者皆身穿白色上衣使警方難以辨認,所以被捕人士數目自上年8月至今仍然維持37人。或許攝製隊憑明查暗訪找到的人物均純屬美麗的誤會。或許在警察眼中拿著藤條和木棍是正常不過,亦不對他人(特別是警方)構成危險。或許俗稱鐳射槍的觀星筆在大家眼中更具殺傷力。或許某位議員說何許大話亦只是「吹下水」,而其他議員則屬煽動他人。或許「721當日係我哋夾埋佢哋唔嚟,你哋又奈得我哋何咩?」或許......

再多的或許,公道始終自在人心。

#721事件 #元朗 #白衣人 #鏗鏘集 #警黑合作
────────────────
Facebook:和你報 WhatsNews
Instagram:WhatsNewsHK
[港台查車牌風波轟動傳媒界
前娛記:「願與蔡小姐同行」]

香港電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於本年五月至六月期間申請車輛查冊後,於節目公開報道車主相關資料,被控侵犯個人私隱罪,今早被警察上門拘捕,其後獲准以1000元保釋外出,11月10日粉嶺裁判法院提堂,事件轟動傳媒界。

尋找真相捍衛真理是記者天職,新聞工作者需要從各種渠道尋找證據,還原真相,車輛查冊是其中一個常用渠道。新聞工作者因車輛查冊而被捕,令一眾同業嘩然,認為警方做法另有目的。

一名前娛樂記者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因工作緣故,每月最少進行10次查冊,現在願意自首,與蔡小姐同行,明言「要告就一齊告!」本台記者向其詢問能否截圖作新聞用途時,事主表示「唔使blur(名),最好上門拉X埋我!」

#香港電台 #鏗鏘集 #蔡玉玲 #傳媒界 #車輛查冊
────────────────
Facebook | Telegram | Instagram | Youtube | Payme | Contact
[《鏗鏘集》編導被捕 起底案判囚
警或因政見選擇性執法]

昨日,香港警察以「涉嫌作出虛假陳述」為由上門拘捕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編導蔡玉玲。

撇除有法律界中人指傳媒為進行新聞調查而索取資料可獲豁免外,《立場新聞》亦發現有親中媒體曾多次採用上述技倆公開持相反政見人士的個人資料,惟卻未見有關部門一視同仁,一併作出拘捕及檢控。更有資深傳媒人於社交媒體公開直言自己也曾透過查冊獲取資料,「要告就一齊告」(詳見和你報另稿)。

同日,有市民被裁定「不誠實地獲益而取用電腦罪」及「披露未經資料使用者同意而取得的個人資料罪」罪成,警方於案件判刑後向傳媒指,起底行為令受害人蒙受心理傷害,對社會帶來不良風氣及深遠影響。

而就拘捕深入調查香港警察懷疑集體瀆職的記者,這種看似是針對監察警察的人的做法,又是否會「令傳媒人蒙受心理傷害,對社會帶來不良風氣及深遠影響」呢?

另外,就有市民披露警察個人資料的行為,對向直播鏡頭展示市民身份證的香港警察又有否「令市民蒙受心理傷害,對社會帶來不良風氣及深遠影響」呢?

更甚者,某個「解密」網站亦一直大肆披露逾二千名市民的個人資料。某前行政長官成立的「基金」亦一直懸紅徵集異見市民個人資料,更揚言要公開收集到的個人資料,又有否「令受害人......深遠影響」呢?

攝:K
#香港電台 #鏗鏘集 #蔡玉玲 #選擇性執法
────────────────
Facebook | Telegram | Instagram | Youtube | Payme | Contact
[香港電台公佈12個節目
社交平台專頁將於明天暫停]

香港電台公佈,12個節目的Facebook、Instagram及Twitter專頁將於明日暫停,當中包括《早辰早晨》、《The Pulse》、《議事論事》、《鏗鏘集》、《視點31》、《想點》、《頭條新聞》、《香港故事-修復時刻》、《窮富翁大作戰2》、《窮富翁大作戰3》、《手語隨想曲》及《漫遊百科》。

據悉,相關節目早前已暫停,而部分專頁亦未有更新一段時間或已經搜尋不到。

另外,「RTHK WEB+」昨日亦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將於明日結束運作,並感謝市民多年來支持。

#香港電台 #RTHK #視點31 #鏗鏘集 #頭條新聞 #議事論事
────────────────
Facebook | Telegram | Instagram | Youtube | Payme | Signal